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5月12日下午,学校在文秘实训室举办首届“课程思政”微课作品决赛,校党委书记杨声、校长曹爱明、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潘文生出席,组织人事部、宣传统战部、教务处、教学督导办公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评委参加。
参赛作品以专业知识为依托,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充分挖掘德育元素,因势利导,将思政育人与知识传授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来自11个教学单位共30件通过初赛、复赛进入到最后选拔阶段,经过专家认真共评审,评出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学校对近年“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和展示,旨在鼓励广大教师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树人使命,积极投身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力求使每一门专业课拥有“思政味”。学校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以此切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将课程思政做到如盐入水有味而无形,如春风化雨润物而无声。
近年来,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和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依托各类学生社团、团学干部赴武山县红军长征强渡渭河和会宁红军会师纪念馆实践教育活动,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形成课程思政教育合力。加强“1231”工程建设,打造品牌与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军工精神,依托专业特色开展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建设,举办“三说论坛”暨首届“课程思政”示范课讲课比赛,通过这些系列举措,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
(供稿:教务处 摄影:宣传统战部 编辑:万腾飞 编审:胡森林)